13865902675

新闻动态

news

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发布日期:2022.09.02 

8月29日,中国石化宣布,我国最大的碳捕获和利用和密封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在中国第一个百万吨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CCUS项目”正式注入呼吸操作标志着中国CCUS行业开始进入技术示范——成熟的商业运作。这个项目每年可以减少1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了近900万棵树。这对构建“人工碳循环”模型具有重要意义。这将为我国大规模建设CCUS工程提供更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数据。有效帮助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CCUS可以实现石油生产和碳减排的双赢技术,这是化石能源低碳能源发展的新兴技术。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简称CCUS,即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要被捕获和净化,然后投入新的生产过程中再利用和封存。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CCUS项目由齐鲁石化提供二氧化碳,输送到胜利油田进行油驱封存,实现二氧化碳捕集、除油、封存一体化应用。该项目覆盖了2500多万吨储量的特殊低渗透。共部署73口注水井。预计15年注入1000万吨以上,增油近300万吨,提高采收率12个百分点以上。

我国二氧化碳地质潜力巨大,具备大规模捕集利用和封存的工程能力。实践证明,CCUS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低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作为一种碳减排技术,CCUS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碳中和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CCUS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相当于国际化的总体发展水平,但一些关键技术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不同地区封土潜力大,面临诸多挑战。多年来,中国石化不断进行科学研究,促进了我国CCUS工业的发展。

碳捕获环节实现了所有设备的全部国产化。齐鲁石化的碳源来自公司第二化肥厂的气基装置。该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气属于优质二氧化碳资源。排放量大,性能稳定。纯度高达90%。齐鲁石化通过液化净化技术,回收了气化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更节能、更划算,碳捕集端所有装置都实现了国产化。同时,CCUS项目使用了多项绿色技术来降低设备的能耗,减少碳排放。

在碳利用和密封的使用,中国石化拥有多项核心技术。CCUS项目要提高存款率和收获率,整个过程是封闭的。在注入端,对于液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外排和井间注入的困难在于同时计量分配困难。排放、低温测量、分调节喷射等核心技术难点”;在采收端,创新实施了全流程的气液使用和处理工艺,并将气分水输送至回输站至回输站直接回输至地层对地层进行二次油封,确保“油不掉、水不排、天不生气”。胜利油田形成了“碳驱高压混合驱动”的核心技术,并在矿井应用中取得了突破。它在20个区块注入了64万吨二氧化碳,储存了50多万吨,10多万吨石油。

在运输环节,首个国产二氧化碳长距离超临界压力管即将实现首个国产二氧化碳。目前,齐鲁石化捕获的二氧化碳采用陆路运输方式封存到胜利油田。按照中石化的规划,是expec

2021年,中国石化捕获二氧化碳已达152万吨,CCUS应用效果良好。2012年,国内燃煤电厂首个CCUS项目在胜利油田启动,形成了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除油和泡沫二氧化碳封存的综合技术和经济评价技术。2015年,南阳公司与华东石油局共同合作,由华东石油Caple炭素公司回收南阳公司二氧化碳尾气循环利用产销合同。上下游企业之间二氧化碳资源的综合利用。2021年,中国石化捕获二氧化碳已达152万吨左右,在增加原油采收率和减碳减排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十四五”期间,中石化将加大CCUS工业化建设力度。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实施36个二氧化碳驱油项目,为CCUS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中石化将研究建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研发中心,并重点部署CCUS山水、CCUS氢能、CCUS生物质能等前沿和储备技术。化学品技术应用、二氧化碳矿化等技术应用,突破碳捕集、运输、利用、封存等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难题。构建“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延伸清洁碳产业链,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的创新源泉。“十四五”期间,中石化将依托胜利电厂、南阳公司等公司生产的二氧化碳,力争在胜利油田、华东油气田、江苏油田建设200万吨CCUS示范基地,实现CCUS工业化发展,为我国碳峰值碳中和目标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 2020-2023 凯立智能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1005号-1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13865902675   邮箱:13865902675@139.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合欢路26号    友情链接:凯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