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日期:2022.10.28
据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所消息,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10月19日下午,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培),创下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从聚变点火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据悉,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所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于2020年12月4日首次建成放电,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等离子体电流强度是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的核心参数,100万安培(1兆安培)的等离子体电流是其聚变能量的必要条件。未来,托卡马克聚变堆必须在兆安级稳定运行。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的等离子体电流容量可达2.5 mA以上,目前运行已超过1 mA,创下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这一全新突破意味着该装置未来可以在1兆安培以上的等离子体电流下常规运行,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对中国未来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实验、自主设计和运行聚变堆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的背后,有一个充满创造力、敢于拼搏的年轻团队。这支队伍获得了2022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今年,科研人员在多重困难的极端条件下,锁定目标,齐心协力攻关,突破技术瓶颈,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用智慧点燃蓝海的能源梦想贡献青春力量。